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餐饮文化 » 正文

饺子在中国餐饮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发布日期:2015-04-11  浏览次数:79
核心提示:中国民间有句俗话,叫做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如倒着。在农历节气的民俗中,从正月初一开始,就要吃饺子。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

        中国民间有句俗话,叫做“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如倒着。”在农历节气的民俗中,从正月初一开始,就要吃饺子。“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在我国北方,饺子内还要包上钱物,以卜一年吉祥。元日至五日,俗称“破五”,旧例还要食饺子,北方名煮饽饽。二月二“龙抬头”,人们期望“大囤满,小囤流。”吃的饺子叫“扯龙耳”。春分立秋也要吃饺子。到了冬至,“冬至馄饨夏至面。大捏馄饨,一口一个。”天津人讲究吃倭瓜馅饺子。其瓜性温味甘,是为暖冬之需。更为有意思的是,在筹备北京奥运会期间曾有人提出,能代表中国饮食特色的食品有两种应入选,一是烤鸭,一是饺子。可见饺子在中国餐饮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当我们在日常进餐中吃着饺子的时候,很多人认为那是一种很平常的事情,还有一些时尚青少年甚至会为饺子的灰头土脸比不过靓丽的洋快餐而蒙羞,其实这是一种偏见与无知。饺子是我国独特的蒸煮食文化的优秀代表,是对人类文明做出的一大贡献。虽然我们许多人并不清楚蒸煮食文化是我们先人的一大发明,倒是有位老外即英国的科学史权威李约瑟为我们说了句公道话,他认为西方的许多科学发明,只是为中国人的发现作了注释,他以此来:“使人们想起过去不幸被人忽视和不被承认的许多东西。”其中引用的,就有中国的蒸法。

        饺子是最适合中国人胃口的美食

  饺子是蒸煮食文化中的佼佼者,是家喻户晓逢年过节必吃的美食,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凝聚力。论其价值到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从烹饪科学的角度看,蒸煮饺子以水(汽)为介质的烹调方式,温度只在100℃左右,即可致熟食物又可消毒杀菌,避免了烧烤炸条件下生成苯并芘等强致癌物,保证了食品安全。而且,食物的营养成分在蒸煮过程中也不至于因过氧化或水解而损失。
   2.从营养角度看,饺子以水(汽)为传热介质经蒸煮而熟,可以使食品中淀粉类多糖充分裂解,利于人体吸收。
   3.从膳食结构角度看,饺子的馅料都包在面皮中,可以做到谷类与菜果、肉类的适宜组合,使主副食搭配合理,营养丰富并酸碱平衡,符合科学的膳食宝塔形结构。
   4.合于中国人的肠胃与饮食习惯。符合“食饮有节”、“谨和五味”、“和于术数”的养生之道。
   5.蒸煮食品主副食合一,可以多种形式组合亦可以加工速冻食品,快捷方便,适合现代时尚的快节奏生活。经过高科技加工可以批量生产,具有巨大的市场和广阔的开发前景。
   6.弘扬蒸煮食文化还关系着长远的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的发展前途以及下一代身体健康。外国培训中国人制作面包,目的是出售小麦。因为我们国家的小麦不适于做成面包。我国的小麦主要是中筋小麦,最适合做饺子、面条。一旦我们的下一代吃惯了面包,以后就只好进口人家的小麦了。
   7.食用饺子、包子、面条等蒸煮食品,不只是在品味优秀的传统蒸煮食文化。它还肩负着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逢年过节,家人团聚吃饺子,不忘感恩,懂得回报社会,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饺子文化———

   是祖先独创之蒸煮饮食文化的优秀代表;
   是千年探索最适合国人肠胃的养生圣品;
   是食文化史中科学烹法与营养搭配的佳例;
   是先哲奇思妙用水火相憎以和治之的典范;
       表现了东方特有的古老哲学思辨和审美情趣;
        展示了中华民族独具魅力的道德和文化风采。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新手上路 | 积分制度 | 法律声明 | VIP服务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官方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