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背景下,如何看待丝绸之路食品产业的发展?丝绸之路食品产业面临着怎样的机遇?美食文化之路怎样才能越走越宽?在刚刚结束的2014丝绸之路国际
食品展览交易会暨第四届中国清真美食文化节上,丝绸之路食品产业发展论坛和丝绸之路美食文化·乌鲁木齐论坛同日举办,来自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嘉宾、企业代表纷纷发言,为丝绸之路各地食品产业的合作与共赢提供思路。
本报记者李春霞
丝绸之路也是饮食文化之路
“丝绸之路,首先就是食料、食物与饮食文化之路,是人类饮食文明之路。”10月25日,在丝绸之路食品产业发展论坛上,浙江工商大学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赵荣光说,“丝绸之路”既然是“路”,其本意是交通和流动。因此,丝绸之路饮食文化应当是互通有无、交流互补、融汇发展的形态,是多民族创造、多种文化融汇的结果,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是进行时态的。
在丝绸之路饮食文化中,清真饮食极具分量。由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多信奉伊斯兰教,清真饮食就成为丝绸之路饮食文化的重心。陕西省烹饪餐饮协会会长、陕西旅游学院教授李曦说,从西亚到中亚的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数十个国家都是以清真饮食为主,虽然各具特色,但其饮食风格相去不远,美食也大同小异。作为世界三大饮食流派的美食之一,清真美食必然会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在世界上有其巨大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丝绸之路沿线各国食品产业贸易交流已引起广泛关注。今年5月,2014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在西宁圆满落幕。与会各方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为中外清真食品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新疆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食品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一方面,新疆近年来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化战略,林果、设施蔬菜等特色产品产业发展迅猛,以农产品为代表的新疆特色产品已成为美名远扬的新疆名片,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由于新疆在丝绸之路的特殊位置,其兼收并蓄、容纳古今的特点,形成了多样化、多元化、包容性强的餐饮文化,规模和档次都不断提升。据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李建杰介绍,近几年,全区餐饮业零售额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标准化是进入市场的“敲门砖”
在论坛上,围绕丝绸之路食品产业如何发展,“标准化”成为与会代表们提及最多的“热词”。
“标准化生产是进入国内外市场的‘敲门砖’。”自治区食品商会执行会长安婧认为,标准化生产和特色产品标准的建立,是促进新疆特色农产品更好发展的首要举措。只有按照国际标准生产质量过硬、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才能把新疆的优势资源利用好、发挥好,才能不断扩大新疆特色农副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对此,从事农产品精深加工的新疆中亚食品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就是证明。据中心总经理戚晨晨介绍,该企业从成立起就十分注重标准化工作,不仅采用地方标准,还积极制定了多项企业标准。如今,该企业有6种产品采用国际标准,企业产品在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早已打开市场,占据相当的市场份额,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实行标准化管理是餐饮企业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新疆鑫大都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少战说,由于该公司严格执行国家餐饮业标准,菜点质量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公司经济效益逐年增加,深感受益。“我们4年上缴税收1000多万元,职工工资增长了近一倍。”
事实上,新疆食品产业的发展也正在往标准化的方向不断靠拢和迈进。近日,由乌鲁木齐饮食服务行业协会编制的《味道新疆·新疆特色小吃标准》发布,对大盘鸡、馕、抓饭、拌面、烤肉、粉汤和丸子汤等7种小吃从原料选择、加工、食品安全、烹饪时间等进行了标准化规范,“新疆特色餐饮要想发展壮大,像西式快餐那样连锁经营,标准化的瓶颈必须突破。”乌鲁木齐饮食服务行业协会会长张元松认为,只有走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的路子,才能使新疆特色餐饮业快速发展,逐步达到国际化的水平。
传统美食不能忽视现代营销方式
“让传统美食打开市场,不能忽视现代化的营销方式。”清华大学农业产业培训中心副总监、讲师张济萌认为,随着互联网、微博、微信等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互联网营销成为重要的营销新策略。要做大做强食品产业,就要以互联网为媒介,运用现代化的营销方式和营销策略。
本届食品展交会上,就有一家兼具传统与现代的食品企业。新疆果业旗下品牌“西域果园”销售传统干果,却利用一个年轻团队展开线上销售。在这个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销售团队里,拥有开拓市场之路的“造梦师”、定位产品形象的“设计师”等。线上销售主要以淘宝、京东、1号店等为平台,销量可观。
对此,很多专家有着强烈的共识。安婧说,网上购物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常态,而新疆的网络销售在淘宝上所占份额极小。因此,她建议在淘宝网上建立“新疆农产品官方商城”,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络销售,稳定客户资源,为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和良好的沟通。
安婧说,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食品的发展还要打出品牌,以品牌提升竞争力。一方面,新疆食品企业要树立品牌意识,建立品牌工程,以产品质量赢得口碑和市场。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品牌的宣传力度,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加强对产品的宣传推广,全面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运用品牌效应去开发和拓展外销工作,把新疆的特色食品推向全国,打开国际贸易的销路。
中国烹饪协会专家工作委员会专家吴坚说,要把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推进丝绸之路美食名城的发展战略,推动旅游美食文化产业、美食商贸、美食品牌的发展。因此,要加大支持力度,扶持有一定优势的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要组织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研究和制定品牌发展策略与战略布局,加快产业升级。要建立和完善对外投资支援体系,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
面对机遇,美食文化之路怎样才能越走越宽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提出,要把新疆建设成为五大中心。对于食品产业的发展来说,这也是难得的历史机遇。论坛上,沿线各国家和地区纷纷表示,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以美食为媒,共促食品产业发展,共促经济发展。
吉尔吉斯斯坦粮食股份集团公司董事会主席伊尔萨利耶夫·卡纳特别克在演讲中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食品产业、商贸方面有很多合作的潜力,“我们对外国投资者制定了更加宽松的政策,希望更多的企业到我们国家农业领域进行投资。”
俄罗斯农业咨询机构协会会长切尔诺夫·阿列克谢对该国的农业、养殖业情况及政策进行了详细介绍:“友好关系的拓展是我们要走的路,我们将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欢迎更多的企业投资食品产业,共谋丝绸之路的发展。”
新的合作在推进。据统计,在这次食品展交会上,有27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来参展,39个项目签约,签约金额达12.25亿元。签约项目中,7家贸易服务型单位共同签署的《乌鲁木齐国际贸易服务联盟合作协议》成为最大亮点。7家单位承诺,将为外贸企业提供一站式线上服务,解决进出口业务中所涉及的问题。这是乌鲁木齐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首次成立外贸联盟。
10月28日,韩国最大的餐饮文化企业希杰集团落户新疆,该集团新疆本社总裁朴根太说,这次在新疆投资,除了食品,还准备开展餐饮文化项目、电影院、物流等方面合作。国际餐饮企业进驻新疆,使新疆的餐饮文化更加异彩纷呈,也为新疆食品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新疆东宝实业集团董事长严鲜彩用天时地利人和来形容眼前的机遇。该集团以义乌国际商贸城三期为蓝本,打造全疆乃至整个中西部最具规模的食品商贸物流综合体—东宝海鸿国际食品物流港,启用冷链物流中心,有10万吨冷库。严鲜彩说,新疆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最前沿,建设现代化食品内外贸平台势在必行。“我们为种植、养殖户、生产商、经销商搭建一个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大平台、物流港,努力成为中西亚食品流通的主窗口和正大门。”展望未来,严鲜彩壮志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