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世界卫生日,今年主题是“食品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大于天,可是总有一些人铤而走险,在火锅底料中加入罂粟壳,在药店里卖假药。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曝光了2014年食品药品“黑名单”,这也是我市近年开出的首份“黑名单”,共有7家单位、个人上榜。
3家单位被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
在上榜的7家单位或个人中,有5家单位或个人涉及药品安全,其中不乏我市一些知名药企。他们分别是位于潼南县东安大道187号-6号、-7号的重庆赛安医药有限公司,云阳县盘龙街道盘龙工业小区的重庆市中通医药有限公司,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和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的药店。
市食药监局有关负责人解释说:“检查中发现,这些企业都严重违反了《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导致含麻黄碱复方制剂流入非法渠道。”麻黄碱是制造冰毒的重要原料,曾有不法分子大量购买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的药物,用以制作冰毒。
上述3家单位除了上“黑名单”外,也被吊销了药品经营许可证。
石柱和彭水药房的法人则因销售假药“上榜”,除罚款外,其负责人分别被处以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和有期徒刑6年。
重庆火锅天下闻名,为了在众多火锅店中生存下来,留住顾客,一些老板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而罂粟壳就是其中之一。
此次“上榜”的2家餐馆就是如此,他们是位于綦江区东溪镇新建路81号的许彬饮食店、万盛大道26号1-82号的意诚餐馆,其在自制火锅底料中非法添加了罂粟壳。
记者了解到,许彬饮食店被没收违法所得600元并处罚款35600元,其负责人被处以有期徒刑8个月,缓刑1年;意诚餐馆被吊销餐饮服务许可证,其负责人被处以有期徒刑8个月,缓刑1年。
违者被记入监管信用档案
记者在这份黑名单上看到,除彭水被查的药房外,其他6家单位的公示期都为2年,最晚的将持续到2016年12月12日。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称: “凡在黑名单上的,我们将增加检查和抽检频次,实施重点监管,并将生产经营者记入监管信用档案。”对纳入食品药品安全“黑名单”的生产经营者、责任人员,再次发生违法违规行为的,将依法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