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到一家火锅店吃饭,看见邻桌的几个人在吃火锅时,不小心吃到了一根细钢丝,他们立马就与服务员“理论”起来,最终就以少付几十块钱了事。
寒冬时节,不少人都喜欢去吃火锅,但是火锅的质量问题也就暴露出来了,像上面提到的吃到细钢丝那样,随意分送食品,不加以细心分拣的情况还时常发生,这对顾客的健康就会带来很大麻烦,也对火锅店自身的信誉造成不良影响。
火锅店的卫生隐患,更多还在于原料质量和添加剂等存在的问题。从过去的卫生检查情况看,有些火锅店拿出来的原料竟难以说清名称,顾客查询,也以应付了之。再如,一向遭人诟病的添加剂,闻起来很香,但要查起来,连出厂的品牌都找不到。此类情况并不出现在个别火锅店里,尤其要进行严格检查。
当然,检查火锅店的卫生问题,更多还是要在原料来源的“供应链”上下功夫。时下,有些火锅店为了降低制作成本,动辄通过非正常渠道购进一些“问题原料”,有的还靠再次加工来欺骗消费者。因此,在法治建设不断推进的今天,依照相关法律进一步加大检查就更为必要。
其实,加大对火锅店检查,也是对火锅行业的一种保护和促进,火锅市场管得好,才能让消费者有更大的信心,市场发展的环境也就更好。如果大家都有了这样的共识,火锅店主动接受检查就会变得非常自然,火锅行业的发展就会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