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如何有效传承,不仅是考量城市文脉持续发展的一个挑战,更是一个难题。一直致力于“非遗”保护的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咨询专家、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全球全权副主席、贵州大学国际民间艺术研究院院长陈平日前接受了记者专访。陈平说,她目前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正在参与中餐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工作。
已定居德国16年的陈平说,对一个长年离开祖国,定居异乡的人而言,家乡的一切都是值得怀念的,特别是饮食。所以,中餐对于中国人而言,不仅仅是餐饮,还是乡愁,还是精神世界的慰藉与寄托,怀念故乡的时候,便会想念中餐,而它也是大多数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不可能改变的口味和记忆。陈平强调,中餐的精华在于它的精湛的制作技艺,科学的配料,营养价值的体现,这是中国人在与大自然相处过程中获得的宝贵经验,也是中国民众的智慧的结晶。“就像说到意大利就会想到各种各样的面食和奶酪,说到韩国就会想起泡菜,说到德国就会想到啤酒一样,餐饮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甚至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