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小吃 » 正文

街边小吃容易引发“食源性疾病”

发布日期:2015-04-09  浏览次数:25
核心提示:前天是一年一度的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的主题定为食品安全。学校是食品安全的高发场所。因此,今年的世界卫生日,浙江

前天是一年一度的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的主题定为“食品安全”。

学校是食品安全的高发场所。因此,今年的世界卫生日,浙江省、杭州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选择走进浙江工业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向学生、老师以及西湖区各中小学食堂管理人员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开头的这些题目,就是在有奖竞答环节向250多名初二学生抛出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人欣慰又有点意外的是,15道食品安全问题并不算简单,但学生们全部都答对了,正确率达到100%。不过,回答正确并不意味着在行动上也能做到。西湖区三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生钱春霞在食品安全讲座前,问学生们有没有人不爱吃零食的。结果现场只稀稀落落举起了几只手。

不出钱春霞的意料,学生们爱吃的零食,比如烧烤、辣条、街边小摊子上的小吃,很多都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钱春霞说,一旦这些食品中的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就容易引发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这些疾病被称为“食源性疾病”,比如吃坏肚子,以及吃了含三聚氰胺的奶粉,都属于食源性疾病。

我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12年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急性胃肠炎发病率达到每年0.56次/人,急性肠胃炎中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为每年0.16次/人,意味着每6人中有1人在过去一年中曾发生食源性疾病。

姜建鸿说,“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无处不在,食源性疾病事件经常发生。保障食品安全不仅需要食品企业的自律、政府部门的履职,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他希望学生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省卫计委副主任姜建鸿说,食源性疾病是我国最大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新手上路 | 积分制度 | 法律声明 | VIP服务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官方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