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餐饮信息化 » 正文

食品安全法修订 护航餐饮安全

发布日期:2015-05-04  浏览次数:49
核心提示:今年4月起,消费者的一日三餐有望变得更加安全,随着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出台,公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迎来了铁腕时代。值得注意的

今年4月起,消费者的一日三餐有望变得更加安全,随着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出台,公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迎来了“铁腕时代”。值得注意的是,针对时下火热的互联网O2O餐饮市场,新的食品安全法专门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4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称新一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法的修改,对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四个最严”的要求:即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来体现食品安全监管的执法力度。此番也是食品安全法颁布五年来的首次修订。

记者注意到,与2009年实施的食品安全法相比,修订版食品安全法共10章154条,较此前增加了50条,主要加强了制度构建与监管。其中,特别针对互联网食品交易做了明确要求,规定三项义务:包括一般性义务、管理义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义务。

 

按照新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网络食品第三方交易平台要对入网食品经营者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与此同时,平台要对依法取得许可证才能经营的食品经营者许可证进行审查;发现入网食品经营者有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且要立即报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发现严重违法行为应当立即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的服务。

 

业内人士指出,这些条款主要针对和监管的就是当下网络外卖发生的乱象。第一,入网食品经营者实名登记,要求第三方交易平台提高审核门槛。这一条规定,直指当下O2O点餐业务中黑外卖猖獗的乱象。

就在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发布同期,据齐鲁网报道,在山东济南,一些没有营业执照和餐饮许可证的黑饭店,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了“饿了么”和“大众点评”两家外卖网站上,齐鲁网记者实地探访,发现饭店的藏身民房,做饭的地方油污遍地,卫生堪忧。按照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上述行为已严重触犯法律。

第二,符合要求的经营者也要平台再度核查,这主要可以避免出现浑水摸鱼的现象。对于经营者而言,这是一项长期的自查工作,同时也考验着餐饮O2O企业的诚信。此前,《东方早报》曾报道称,在“饿了么”平台注册的餐厅工作人员表示,不少制作外卖的店根本不符合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和人员健康证的要求,很多都是向别人借个证走形式,生产所在地脏乱不堪。而规范这种违规行为,也正是出台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的意义所在。

第三,知法犯法、没有阻拦或采取措施的,交易平台应立即停止交易服务,否则自身也将面临关停的可能。这一条款实际也意味着,今后没有任何资质的黑外卖一旦借助网络平台的营销堂皇之的经营,不仅黑外卖自身会被严惩,网络食品平台同样会遭到相应的处罚。4月29日,齐鲁网追踪报道称,“饿了么”就无资质外卖给出回应:承认有漏洞,而大众点评的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会查看,清理。”事实上,按照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企业平台藏匿不良商家,已不能只道歉了事,而是要进行严肃的处理。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所规定的“三项义务”,在一定程度上落实了互联网食品交易中的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的责任承担者,在确保互联网食品的交易安全的同时,保证了产生的纠纷能够切实得以解决。可以预见的是,修订版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将进一步规范当下的食品安全,为消费者营造更加安全的饮食环境。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新手上路 | 积分制度 | 法律声明 | VIP服务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官方交流群